返回首页 | 返回本书目录 |

 

第八讲 葡萄园的比喻

 

(太二十1-16

  今天,这段经文说到一个葡萄园的主人,清早的时候出去找人进他的葡萄园收葡萄。因为葡萄稍後过熟即作废,所以园主要逼切遣人到园里去工作,他与工人讲定工价是一钱银子,一钱银子是当日巴勒斯坦人一天生活的需费。这位主人自早上六时、九时、十二时,以及下午叁时,五时都出去找人来工作,正因为葡萄园的工作太多,所以园主需要不断请人,每当园主看见园外的人仍在闲站,他就心有不甘,於是动了慈心,即使到了快放工的时间,他仍然招揽这些闲站的人,并没有按「多劳多得」这经济学上的原则,於是到了休班的时候,他就召那後来的工人,先给他们一钱银子,然後一直分派工钱,越早进园工作的越迟收到钱,而所得的工价与後来者一模一样。结果那大清早就进园工作的人便埋怨家主说:他们整天劳苦受热,那工作一小时的竟与他们得同样的工价。

  这比喻并非教导我们无需在工作场所努力,月底也可以支薪,也非教导我们因 雇主有怜悯之心,就可以闲懒不作工。原来这比喻要教训我们的乃是:天国里,上帝行事的准则与我们人所想像的会有很大的差异。那下午五时才进园里去工作的人领得一钱银子的工钱自是感到不配,而那大清早至午後叁时进园工作的人却因工钱一样而大感不公。然而,主人却指出:这是与他们约定的工价,是他们同意接受的,至於他将一钱银子交给那迟来作工的,是园主对他们的恩典,难道别人就要眼红麽?

  许多时候,在解释比喻中发觉有不同的人物、情况,或多或少,也会看到自己的影子。有些时候,我们自身或许有不少的盲点,而这些比喻就好像一幅一幅的图画,清楚地反照我们,让我们从明镜中窥见信仰的不足之处,好叫我们能够谦卑地在生活中实行比喻中的信息。早进园工作的人没有一个受到亏待,因为他们都收到了约定一钱银子的工价,比起那只作工一小时的人来说,报酬似乎是少了,但他们仍没理由去埋怨。因为家主是公正的,他言出必行,他呼召人进入葡萄园(世界)去工作(为他发光),然而他对我们工作的评价是完全公正的,又将应许过的赐给我们。在我们的生命之中,他不但不亏待我们,还对我们照顾有加。我认识一位宣教士,他一方面在菲律宾的教会里工作,一方面又要在田里耕作,因此他的身体感到非常疲乏。他一直都有一个想法:怎样才可以叫他专心致志在教会事奉,而一家几口生活又可以足够无忧?有一天,他祷告说:「倘若我好像在葡萄园耕作一样始终如一的努力事奉,难道主会亏负我吗?」他於是放下了田里的工作,专心料理教会里的圣工,结果他见证说:「从没有经历被主忘记的日子,我虽有时落在难处,然则主是公正的,从没有把我忘记。」

  弟兄姊妹,我们有时自以为被神忘记了。然而,上帝曾经亲口向我们保证:「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千千万万的信徒都向我们见证:「上帝永不忘记你,永不亏待你!」早进葡萄园的人,用人的角度去与那下午五时才进园的人比较,认为自己应比他们得较多的工价。然而,神是家主,他有自由去把那一钱银子给那些我们认为不配得的工人。他把恩赐倾倒在某人身上,难道我们就要眼红麽?今天,我们许多时都有同样的表现,看到别人居住得宽敞舒适,出入又有汽车代步,而且恩赐又多,我们於是就嫉妒起来。原来,在国度里,他本是一视同仁,他赐下恩典也是公正的,他不偏待人,却恩待人,所以我们不要比较,只要欢喜去领受就是了。

  在整个比喻里,我们看见一批领了应得工钱的工人,他们不服主人的做法,另有一群作工一小时的却得了一整天的工价,他们只觉得这是主的恩典,他们并不配得。两批人的反应对照起来,让我们看见这麽一个公平仁慈的园主,他代表 我们天国里的王,满有恩典,公正,他看待天国里的人,无分彼此,无分阶级,无分男女、老幼;有学识抑或无学识,他本身既是公平,仁爱,所以亦盼望人在这国度里互相扶持,彼此建立。这位公正仁慈的家主一天之内五次走到园外去找人进他的园里去工作;如果说这世界就是我们的葡萄园,我们的主四出找寻罪人进到他的葡萄园去工作,有人先进,有人晚进。原因就是呼召我们的主仍不断寻找人进入他的葡萄园去收割(太九36-38),他不愿意人埋怨说他们之所以闲站,乃因无人雇用他们。在园主的爱心里,他不愿看见人闲站,於是分别在五个时段里招聚人到他园里去作工,然而响应他呼召的并不是那些富有的,乃是那些肯撇下所有去跟随主的。

  主说:「那在前的倒要在後,在後的反要在前。」对於马太福音第十九章记载的那青年人;他所执 不肯放弃的是金钱,但对於其他许多的青年人来说,他们所不肯放弃的乃是工作、名誉、爱情、婚姻和家庭。然而,今天上帝依然期望,有人在不同时段里进入园里与神同工,收割庄稼。彼得回应耶稣的话说:「那青年的官,不肯撇下财富跟随你於是就一无所得,忧忧愁愁的离去了。但我们撇下一切跟从主的人,将来要得些甚麽呢?」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儿女、田地的,必要得 百倍,并且承受永生。」(参路十八28-29;二十二30)。原来耶稣指出凡为他名撇下世上一切所有跟随他的,将来在天国所得的要比现今舍去的要得百倍之多。所以说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後,在後的将要在前(十叁30)。有谁能在园主呼召之时即进园里工作的呢?被召之人切莫好像那少年的官,原本很有希望,很有机会进到天国里,但最终都为钱财所羁绊,退缩不前。

  在现今的时代作为香港的基督徒,我们应如何以信仰去回应这世代呢?上帝不断的呼召,肯踏进园里为主作工的在哪里呢?在香港这工场里,在中国那需要福音的地土上,在亚洲和全世界这广大的葡萄园里,需要极多的人进到其间,带职事奉,全时间事奉。只要我们有主的呼召,不论我们在葡萄园内作何工,主一定不会忘记我们!让我们全心全意地为他而活,为他而作工。以前联合国有一位很闻名的秘书长韩马兆,他的一部日记,汇集成书以後,命名为《恨》,书中写 :「联合国之设立乃要维护世界和平,也有维护和平部队的差派,为何仍没有和平呢?在这罪恶的世代里,人类的心灵若不经过一彻底的变化,人类的文明也就万劫不复了。」面对一个充满战争、充满苦难的世代,我们的信仰应如何回应这世代呢?

  我很喜爱张晓风所写「和氏璧」一剧,内中给我莫大的提醒,令人深思。张晓风写就此剧後接受传媒的访问,坦言她已把卞和写成一个现代传道人一样。卞和所拥有的和氏璧象徵 中国人认为最完美的东西,在基督教的信仰里,这就是福音。卞和在山间找到一块石,他晓得内里蕴藏 一块璧玉,他不愿据为己有,遂决意呈献予当日的天子楚王。他捧 这片未经琢磨的玉石进见楚王,王帝的相玉人均无法鉴定内有美玉,於是把卞和判以欺君之罪,砍了他一条腿,然後放他走了。卞和回到家里,甚不甘心,为何无人认识这美好的玉石?过不多时他又再撇下妻女,上路赴京,为的是要把上苍所赐的这块美玉公诸於世。其後,在面圣之当日,结果与上次相同,他剩下的一条腿也遭人砍去。卞和为这千古美玉无人赏识而不甘心,於是乃有第叁次献玉之举。幸好,当时已换了另一位楚王登位,而相玉之人当中有一位是卞和的师弟,结果,证实这是一块千古未有的美玉,於是结束了这脍炙人口的故事。在故事的结尾,作者透过卞和的口说了几句话:「当初我在荆山之上掘得这块璞玉之时,一切的痛苦都在我预知之中。我一生的悲剧始於我怀有一块玉,一块不可信、旷古未有之玉,我一生只能作一件事,就是把上苍从开天辟地所赐下的神迹,原原本本的带给世人看。我曾经恐惧如此的命运,但我要说:如果我仍然年轻,依旧回到荆山,有机会掘到如此美玉,我要再一次承受同样的命运,再一次用我柔弱的肩膀挑起这一生的苦难,甘心站出来,在这惯於否定的世代里,为真理作致命式的肯定。」

  卞和的一番话实在发人深省,各位,园主在不同的时段里出来呼召工人,有谁能用柔弱的肩膀在这苦难的世代里承担苦难,在这惯於否定的世代里,为真理作致命式的肯定。今日,园主仍然在呼召,园子仍需作工的人。葡萄已经熟了,再不收割,就都熟透,园里实在需要人来做各种不同的工作,有谁甘心站出来,全情的投入这工作里。或许有人说:我极其微不足道,又没有恩赐,怎配得被神选召呢?然而神说:只要你觉得不配,就仍有希望,也是他选召你原因之一。上帝要在我们生命里头加上恩典,叫我们成单靠自己不能成就之工。神所呼召的人不论肤色,不计年龄,性别和学识,只要我们有一个愿作的心,肯去承担主自己的工作。

  不久之前,我看到一篇文章说及,第一位来华的宣教士马礼逊牧师抵步的时候是1807年,然而,到了1900年我国产生了拳匪之乱.身为中国人,很了解在一个完全不认识和排斥福音的国家里,要在那麽短的时间里叫福音生根是一回很难的事,自福音正式传入中国,至1900年义和团之乱,基督教在华只有短短九十叁年的历史,在那黑暗的时代,很多传教士被杀,不少的基督徒遭受逼害。我们也许会问:「神阿,基督教的传人只有这麽短的历史,为何就要销声匿迹呢?」然而,王明道先生却刚好在1900年出生。上帝的作事与安排总是超过我们的思想,宋尚节博士也接续在1901年出生了。上帝是一位在苦难的历史中眷顾我们的神,他永远都在我们似乎无望时给我们种下盼望。当中国基督教史最黑暗的时期,上帝给我们预备了日後的王明道与宋尚节。文革的时期一片大海,很多人遭受极大的逼迫和苦害,然而,神的灵在作工。在那一片混乱,人们生灵涂炭,流离失所时代,圣灵不断的工作。今日我们的信仰,面对这黑暗,苦难的世代,要作出怎麽样的回应呢?我们不都是王明道,不都是宋尚节,但主不愿意我们闲站,无所事事。我们肯定可以回应主的呼召,在不同的时段进到园里去工作,不再闲站。

  在此世代中,作为一个香港基督徒有何意义?我们的信仰对这世代有何回应?主不愿意我们在下午五时仍於葡萄园外闲站;我不晓得主要你作甚麽,但葡萄园有很多的工作。愿你站出来,在这惯於否定的世代里,为真理作致命式的肯定。——  褚永华《耶稣的比喻》